据《北京晚报》近日报道说,“北京文物地图(一期)”数据库在京发布。该数据库收录了30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点位和超1000处历史建筑。今后,这些数据将长期对外开放,为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和文物保护提供数据支持。
看到这个消息,笔者十分欣喜。作为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、870年建都史的六朝古都北京,能够让读者通过数字文物地图,快速准确地了解北京以往的文物信息,实在是方便了读者对古都的探索和旅游。
这次发布的“北京文物地图(一期)”数据库虽然是类似索引式的指南,但也会让读者通过观看、查询数据,根据自身的时间和兴趣来确定自己的探寻目标。如果让读者进一步广为了解这些文博线索的背后,完全可以继续策划出版系列的《北京文物地图》口袋书、有声书、故事书、绘本书、电子书等,方便读者按图索骥,进行更大规模的探寻。无论是对某一朝代兴衰的描绘,还是就某一专题的深入探寻,都会产生别开生面的图书选题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地图有着几乎和世界最早的文化形态同样悠久的历史,与音乐、绘画并称“国际三大通用语言”。它突破了狭义上的地理位置属性,可以更多地承载历史、地理、经济社会等文化内容,是当代读者感知天下万物、自然风貌的一个重要文化窗口。
以地图赋能传统文化,是无数出版人探寻的方向和努力。地图看似是一些地理方位的描绘,其实内涵远远不止如此,它所蕴藏的文化博大精深。通过形象化的地图,很多读者都能够感知山川万物和人文风情。
用地图讲好中国故事,也是时代赋予出版人的一项重要使命。对历史文物来说,以地图为牵引,以地图为主要阅读元素,能够让读者迅速了解所要了解的知识点、信息点。当然,相关准确的文字介绍也是必要的。
不过,随着时代的发展,读者对地图读物的要求越来越高,阅读口味也越来越新。如何让“地图+旅游”“地图+文化”“地图+历史”等“地图+”的读物打动读者,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文化融合,以地图为载体,让文化来赋能。
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日趋普及和发展,地图已经走出了以往单一纸质地图的“深闺大院”,变得更加平民化、多样化、便捷化。互联网地图已经将地图的功能进一步放大,并使之更为便捷地为社会服务。
文物地图在诠释历史文物中,能起到单一的历史读物所起不到的作用。笔者认为,对待浩如烟海的5000多年的中华优秀历史文化,不仅可以用故事描述、理论阐述来深入开掘,也可以多用古老的地图形式赋予崭新的内容。
其实,不仅仅是已经问世的“北京文物地图(一期)”数据库,有关方面还可以继续开发诸如北京河流地图、北京古树地图、北京古寺地图、北京古塔地图、北京古墓地图、北京红色旅游地图等专题性的历史文化地图选题。
看来,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继承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,地图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效载体。(赵强)
来源: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
关键词: